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3-01-02 11:44:43 來源:
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落的妙處(不知秋思在誰家)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落的妙處,不知秋思在誰家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前一句是:今夜月明人盡望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
4、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5、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6、”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
7、在家鄉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家鄉親人。
8、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這兩句。
9、詩人不再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
10、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點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范圍。
11、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
12、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13、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14、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
15、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
16、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
17、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癡情,手法確實高妙。
18、后兩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問句表達,這樣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許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煉字上,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錄此詩,末句的“在”作“落”字。
19、徐竹心認為,“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20、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前一句:今夜月明人盡望。
21、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建的七言絕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2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3、前一句是:今夜月明人盡望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2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5、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
26、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27、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今夜月明人盡望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