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3-01-02 06:25:45 來源:

    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什么)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什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毫無疑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天下第一行書指的是什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毫無疑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正是王羲之創作的《蘭亭集序》,而這也是宋代書法大家米芾所提出的。

    2、《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也就是公元353年所創作。

    3、當時王羲之是會稽內史,他與朋友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歡聚一堂,這些文人在一起當然離不開吟詩作賦,曲水流觴。

    4、而后,在集會結束以后,王羲之就將這次友人所創作的詩詞歌賦全部整理成集,并親自作序。

    5、在這篇序文中,王羲之不僅記載了這次盛會,更是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的對時光流逝,宇宙之大的感慨,而這篇序文就是后來名揚天下的《蘭亭集序》。

    6、后來歷朝歷代,無論是尊如皇帝,還是文人墨客,都對《蘭亭集序》評價極高,像唐太宗也是對其推崇備至,甚至還想將其作為殉葬品,只是后來《蘭亭集序》真跡就已經失蹤,后來傳世的也都是各種臨摹版本。

    7、從書法角度來看,《蘭亭集序》也是公認的完美書貼,所用字體是行書,全文28行,324字,這篇書法文字遒媚飄逸,每個文字都十分精妙,點畫有如舞蹈一般,給人感覺美不勝收。

    8、王羲之作為書法大家,經典作品也不少,但是最為出名的還是這副《蘭亭集序》,而《蘭亭集序》更是被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奉為極品。

    9、而且,這部書法作品也透露出東晉的書法文化,其字體圓轉流美,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東晉楷書的成熟,在這副行書作品中隱隱蘊含著楷書的骨力。

    10、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毫無爭議的,因為這幅書法作品完全符合書法的基本審美,正如古人評價“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11、最為難得的是筆法剛柔并濟,線條變化靈活,懂得書法之人欣賞《蘭亭集序》時,總能感受到一種非凡的藝術美感。

    12、只是很遺憾,到現如今也沒有見到《蘭亭集序》的真跡,可能早已在歷史中被毀壞了,如果《蘭亭集序》真跡在世,那絕對是無價之寶。

    13、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乃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那么,為何《蘭亭序》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一是因為《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

    14、《蘭亭序》的寫作手法非常高超,最初幾句是關于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緊接著便開始交代周圍的環境,渲染了氛圍,僅僅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這幾個字就將一個優美寧靜的環境展露無遺,由此可見表現手法之高超。

    15、值得一提的是,《蘭亭序》中還用了從微觀到宏觀、由遠及近的表現手法,表現了王羲之當時豁達的心境。

    16、這篇文章展現了瞬間與永恒的聯系,使人讀來意味雋永,華麗的辭藻加上高超的表現手法,讓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的優美。

    17、《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第二個原因是《蘭亭序》的筆法優美。

    18、書法為什么能夠引起共鳴?主要是因為書法的意境與作者的意境相結合,這有些類似于傳統哲學思想“天人合一”。

    19、要使書法的意境和作者的意境合二為一,就要善于運用筆法,在《蘭亭序》中,王羲之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尖鋒入筆,再順勢而下,看起來非常的連貫,使得全篇形成一種緊密的聯系,具有更強的張力以及藝術感染力。

    20、其三是因為章法之美。

    21、看過《蘭亭序》的人都知道,雖然《蘭亭序》涂抹多處,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蘭亭序》全篇的美感。

    22、事實上,仔細看下去就會發現,《蘭亭序》中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距離并不均等,盡管如此,整篇書法還是顯得非常的緊湊,給人一種一氣呵成之感。

    23、再者,《蘭亭序》中重復的字特別多,但是每個字的筆畫布局都不一樣,這也是王羲之運筆藝術之高超的體現。

    24、也正因為這三點原因,《蘭亭序》才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25、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稱為中國文學和書法上的“雙璧”。

    26、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知天命之年的王羲之和朋友們舉行了一次修禊活動,地點選擇在會稽境內的蘭亭,春光明媚、萬物競長的大好時節,又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美麗環境。

    27、不免使人心曠神怡,文人雅士不免要談論詩書,歌詠人物。

    28、蘭亭雅集的參加者,據唐何延之《蘭亭記》的記載,有謝安、孫綽、支遁……還有王羲之的三個兒子,共41人,是繼金谷雅集后影響最大的一次盛會。

    29、從文化方面考察,這次集會的影響是空前絕后的,后來雖然也有類似的集會,甚至有的規模很大,但從總體影響來看無有出其右者。

    30、在其之后的諸多文人雅集都受其影響,都以之為楷模。

    31、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還有這樣的句子:“蘭亭已矣,梓澤丘虛。

    32、”蘭亭雅集上,眾人飲酒賦詩作文,最后由王羲之執筆作序。

    33、王羲之帶著微醺醉意,揮毫下筆,洋洋灑灑28行、324字一揮而就,這就是《蘭亭集序》。

    34、在這篇序中,王羲之描寫了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抒寫了與朋友相聚的歡欣,抒發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快然自足的情懷。

    35、文章理趣深遠,沁人心脾,而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每個字都充滿變化的節奏與韻律,唐代孫過庭評價其“數畫并施,其形各異;眾星齊列,為體互乘”。

    36、《蘭亭序》中二十一個“之”字的書寫都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筆畫也有曲直之分,相同的偏旁也有窄寬之分;同一作品中的字甚至相差數倍,但又合適得體;字與字之間參差錯落,奇趣橫溢;同時筆畫與筆畫、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游絲引帶,相互顧盼,筆斷意連,每一次落筆都如連珠的雨點,瀟灑隨意但又連貫一氣。

    37、雖然求變,但卻萬變不離其宗,從整體來看,既莊又媚,整飾中有錯落。

    38、王羲之是東晉士族子弟、玄學名士,他是大將軍王敦和丞相王導的侄子,又是太尉郗鑒的女婿,出生高貴,但卻沒有像石崇那樣追求物欲的滿足,而是更多地表現為對精神生活的高雅追求。

    39、他既高自標持,又雍容閑雅,既超凡脫俗,又享受人生。

    40、書寫《蘭亭集序》時,王羲之的書法技藝已達到純熟、精到的地步,因而信手拈來的一幅隨意之作,已是后人無法企及的。

    41、在字法,章法上都成為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42、不僅在唐代,后世都將其列為臨摹之典范。

    43、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王鐸都有臨本傳世。

    44、因而談到中國書法,就不得不談王羲之,談王羲之就不得不談《蘭亭序》。

    45、其奠定了行書這一書體的主要風格。

    46、能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作品,非王羲之《蘭亭集序》莫屬。

    47、這樣的作品即使讓王羲之自己再次創作,恐怕也不可能再現此書法的風采。

    48、當然,之所以能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還不僅僅在于書法上的成就,同時這篇文章《蘭亭集序》本身的內容質量也已經達到了巔峰。

    49、下面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50、第首先來說這篇文章《蘭亭集序》的內容質量。

    51、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和當時的社會名流謝安、孫綽等41位人士舉行了一場足夠讓后世無數文人稱羨的風雅集會,這些人士個個都是大才,紛紛吟詩作賦,最后抄錄成集,同時也需要一位名望極高的人士為此詩集作一篇序文,王羲之當仁不讓,成為此詩集序文的撰寫人。

    52、本文開篇先說明這次文人集會的盛況,他們在蘭亭喝酒作詩,流觴曲水,根本無需絲竹管弦相和也無比開心,這一天又天氣極好,到場的人都覺得心曠神怡,大概也因為這樣他們的才思泉涌。

    53、接著王羲之又表達了對于人生在世的感慨,嘆世事無常,但最后依然表達了他積極入世的價值觀,隨后又將創作此序的原因寫出。

    54、這首駢文突出體現了王羲之文章的顯著風格,不過分追求華麗,而是注重簡潔明快,全文從篇首說明情形再到抒發人生感慨,最后再點明創作原因,中間銜接極為順暢,讀來有如行云流水,又能充分表明作者的價值觀。

    55、但就這篇文章來說,本身的藝術價值就已經讓同期的駢文作者難以望其項背。

    56、第2、對于《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來說,被米芾這樣的書法大家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又被酷愛書法的唐太宗贊為“盡善盡美”,但是從這一點上來說,這部《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就已經難以估量。

    57、《蘭亭集序》的書法,正如同王羲之與同時代作者駢文上截然不同的區別,他崇尚行文自然,不過分追求華麗,因此筆法也正是“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58、雖然我們很遺憾地無法再次欣賞到他的原書真跡,但即使我們只是看歷代書法家臨摹的作品,從中也能看出這幅作品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感。

    59、即便并不懂書法的真正精髓的人,看到這樣的作品,也能很容易就可以從中看出它“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同時又可以從中得到巔峰書法作品給人們帶來的藝術享受。

    60、綜上所述,這幅《蘭亭集序》作品,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一方面確實是因為王羲之的筆法讓人嘆為觀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篇僅有300多字的文章,本身所具有的同時代文人難以望其項背的藝術價值在其中。

    61、兩者結合,讓這部《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了。

    62、在我國的書法史上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是書圣王羲之于公元353年4月22日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飲酒賦詩時所寫的《蘭亭集序》。

    63、全文28行、共324字。

    64、此件書法作品用筆以中鋒為主,兼帶側鋒。

    65、通篇寫得瀟灑飄逸,又字字精煉,猶如神來之筆。

    66、宋代書法大家米芾譽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67、此貼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

    68、《蘭亭集序》全文王羲之出生在東晉時期,山東臨沂人,他的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

    69、王家子弟中的王導、王獻之、王徽之、王渙之都是歷史名人。

    70、他本人自小酷愛書法,苦心專研,卻淡泊名利,年輕時便稱病棄官,過上了閑魚野鶴的生活。

    71、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7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73、”這首《烏衣巷》便是描寫王羲之的家。

    74、人過中年后,王羲之開啟了他的游歷生涯。

    75、他先到江蘇無錫,后又轉輾到達浙江紹興,并在紹興蘭亭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眾好友相聚,在參加一次祈福(修禊)活動時,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

    76、《蘭亭集序》開篇這期間他們對酒當歌、吟對作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毫為他們的詩集作序,故為“蘭亭集序”。

    77、千百年來,書法藝術已經融入中國人的精神和血液。

    78、歷朝歷代都會涌現出成就卓越的書法名家,但是至今還沒有誰能撼動王羲之書圣的地位,也沒有哪一件書法作品能取代《蘭亭集序》在行書上的造詣。

    79、王羲之不僅在書法史上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他的書法還對后世影響深遠,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權,宋代的蘇軾、米芾,元代的趙孟頫,明代董其昌等,這些書法大家都視王羲之為楷模,把他看做是自己的老師。

    80、王羲之戲鵝圖2015年10月,《蘭亭集序》在北京故宮展出,但是很遺憾我們所見到的只是后人臨摹的范本,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跡。

    81、據說,唐王李世民偏愛王羲之的書法,且千方百計搞到了《蘭亭集序》,愛不釋手一直把它視若珍寶,后來李世民死后,這《蘭亭序》作為生前喜愛之物,自然成為了李世民的隨葬品。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