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12-26 12:06:20 來源:

    以下哪一項是習語后知之明?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以下哪一項是習語后知之明?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回答:不是,是漢語詞語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以下哪一項是習語后知之明?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回答:不是,是漢語詞語,象棋術語。

    2、馬后炮,拼音是mǎ hòu pào,象棋術語。

    3、意思是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無濟于事。

    4、出自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

    5、”延伸:釋義:象棋術語。

    6、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無濟于事。

    7、用法示例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

    8、”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9、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這里放那馬后炮,可是遲了。

    10、”2、近義詞:事后諸葛亮、賊去關門。

    11、3、象棋術語馬后炮是象棋里的一招,“馬”后面加一顆炮,將對方的軍~馬后炮一出,對方就死棋了,“一炮,直行無遠近,前隔一棋乃可擊物;前無所隔,及隔兩棋以上,則不可擊。

    12、這一招在現實中比較常用。

    13、”現實生活中是一個貶義詞,“當頭炮,把馬跳”是象棋的一種開局著法,馬后炮指對方已經跳了馬,己方才當頭炮,比喻事后采取措施,無濟于事。

    14、或者事情已經發生,才說自己有先見之明,說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結果會是這樣,指人們主觀認識和行動落后于客觀實際的某些情況。

    1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馬后炮是三字成語。

    16、象棋術語。

    17、意思是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無濟于事。

    18、出自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

    19、”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這里放那~,可是遲了。

    20、”成語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

    21、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22、擴展資料: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結構固定性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

    23、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

    24、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

    25、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6、意義整體性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

    27、“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

    28、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29、是三字成語。

    30、【成語】:馬后炮【解釋】:象棋術語。

    31、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32、比喻事后采取措施,無濟于事,或者事情已經發生,才說自己有先見之明,說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結果會是這樣,指人們主觀認識和行動落后于客觀實際的某些情況。

    33、擴展資料:劇情:中國黑社會總盟主突然病危,全中國黑社會幫主云集上海,爭奪總盟主的寶座。

    34、但在到達上海火車站時,竟然被三個小騙子騙走所有財物。

    35、三人本是好友,一向在火車站混日子,無意中被人誤會是黑社會,把他們帶到大本營--七重天大酒店。

    36、三人發現身處虎穴,準備逃走,不料發生了連串命案,酒店被封鎖,三人無法逃走,只好躲藏在酒店之中,酒店中各幫主展開各種斗爭,爭奪盟主,而三人又因追求求盟主之女,和他人發生糾紛,被人當成有名殺手,自此成了眾人追殺之對象,三人無端惹來一場彌天大禍…馬后炮 [mǎ hòu pào] 【成語】[釋義] 象棋術語。

    37、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