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12-23 21:06:11 來源:

    北流陶瓷批發市場(北流陶瓷)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北流陶瓷批發市場,北流陶瓷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北流陶瓷批發市場,北流陶瓷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斷定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嶺南一帶便出現原始陶器是不成問題。

    2、北流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新圩“六馬村石器文化”,除石鏟、石斧等器物,卻沒有陶制品。

    3、 夏朝至商代,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不斷進步,私有制出現萌芽,地處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現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內沒有當時器物出土。

    4、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測試這類陶器,發現氧化鋁的含量較高,在較高的溫度中燒成,具備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

    5、在北流境內,已有這類陶器出土,現藏市博物館的一件“米字紋陶罐”,口徑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徑16.3厘米,惜口沿邊缺一小口,有裂痕。

    6、便是當時的器物,也是目前為止北流發現最早的陶器制品。

    7、由此可斷定出,印紋陶在當時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8、北宋中期,制瓷窯爐已遍布廣西各地,北流河流域的影青窯爐更是星羅其布,沿河順流而下,較大規模的有:北流的嶺垌村、倉田村、碗窯村,容縣的城關、大化,岑溪的南渡,藤縣的中和,瓷窯兩百座之多。

    9、古陶瓷專家韋仁義考證,地處北流河源頭的嶺垌窯,為北流河流域制瓷業之最。

    10、豐富的陶瓷土資源,林產資源和水動力資源造就了其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如今嶺垌依舊有“九十九條窯”的傳說。

    11、可以想象,那時嶺垌,大小澗溪之中,至少有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的水輪車1000余部、水碾800余支。

    12、當車輪旋轉,水碾翻滾之時,便是“重重水碾夾河開,未雨殷傳數聲雷”之景象,蔚為壯觀。

    13、 此外,與江西景德鎮等瓷業的交流日益頻繁,李鴻慶在《廣西出土的陶瓷器》中介紹:“北流河流域宋代生產的影青瓷器可以景德鎮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藍之譽,可以說北流河流域的瓷窯群是中國號稱瓷都的景德鎮的陪都。

    14、”因而達到其鼎盛期也不足為怪了。

    15、北流制瓷業在宋末仍呈現出繁榮的局面。

    16、加之元兵南下,大量北方制瓷藝人涌入兩廣,北流嶺垌、倉田,碗窯村等瓷窯博取眾家之長,雖然產量未遞增,但產品質量更精,燃造出大批溫潤如玉,品種繁多的影青瓷器,且造型各異、風格獨特。

    17、北流的影青瓷,在風格上更接近景德鎮的瓷器,據《中國歷代名窯陶瓷工藝的初步科學總結》說“影青瓷是在江西景德鎮宋代燒造的,也在安徽、福建以及潮州等地宋代瓷窯燒造,但都比不廣西北流河流域中和窯和嶺垌窯的品種美好”。

    18、北流出土的“南宋嘉定元年李五都制造”、“紹興二年壬戍歲梁二郎號記”的瓷器印花模,相當精美。

    19、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也認為,嶺垌古窯挖掘的大量青白瓷器,為廣西之最,全國罕見。

    20、無論從質量、品種、規模來說,均處于當時世界前列。

    21、在嶺垌出土的宋未殘缺器物中,有些印模花紋為陰紋,即蓮、菊、飛鳥等紋,邊作回紋帶,飾紋較簡樸粗放,與這種飾紋同時出現的采用了迭燒法。

    22、如“淳熙二年款纏枝大花葉紋碗印模”、“影青菊花紋瓷盞”,顯示了南宋未年制瓷業興盛中重于追求質量的衰落跡象。

    23、宋代的制瓷業到宋末之際逐漸衰落,但其畢竟達到封建社會北流甚至嶺南制瓷業的巔峰,為中國南方陶瓷史創造了最為輝煌最為瑰奇壯麗的一頁。

    24、從民國開始,北流的瓷業已露衰落之端倪,但仍相當興盛,產品在兩廣享有盛名。

    25、據民國22年《廣西各縣概況》記載:“北流瓷器出口約一萬五千余件,陶瓷約十五萬一千余件”,但此時由于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陶瓷業也難逃厄運。

    26、而北流歷來屬作坊經營,手工操作,技術老一套,花色品種幾千年以來一個模式,自抗戰開始一直到解放前夕,北流的陶瓷業一直處于蕭條狀態。

    27、 總體來說,北流的陶瓷業經歷代興衰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矗于中國陶瓷發展史之林,她雖然制瓷史和興盛晚于耀州、景德鎮等先進地區的一些窯址,但她卻創造了嶺南甚至中國南方陶瓷發展史最瑰麗壯麗的一頁;對南方歷史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