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10 16:54:37 來源: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屬于什么時代(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源于什么時代)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屬于什么時代,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源于什么時代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屬于什么時代,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源于什么時代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   使用古書里的成語來形容所要表現的事物,不但可以減省筆墨,而且可以增益文采,所以人們喜歡采用。

    2、時常在文章中看到作者自稱為“下里巴人”以示自謙,這其實是一種誤用。

    3、“下里巴人”中雖有一個“人”字,但并非是指人,而是指歌曲。

    4、《文選·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5、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6、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7、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8、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李周翰注曰:“《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9、《陽春》、《白雪》高曲名也。

    10、”由此可知,“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都是古代楚國的歌曲名。

    11、  從各種文獻中不難發現,下里巴人一類的巴人歌謠,很早就已影響到了中原地區。

    12、巴人的歌舞多是群體的,唱歌時大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

    13、  巴渝民歌因曲調流暢、曲風明快活潑和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從而被人們廣為喜愛。

    14、大家所熟悉的《竹枝詞》就是在《下里》《巴人》這樣的歌曲上衍變而來的。

    15、“竹枝詞”,又名“竹枝”、“竹枝子”、“竹枝曲”、“竹枝歌”。

    16、在唐《樂府》中以地名命名而將“竹枝”稱為“巴渝歌”。

    17、杜甫在夔州有詩說:“萬里巴渝曲,三年實飽聞”。

    18、  從唐人擬作的《竹枝詞》中,可以看出民間在《竹枝歌》的基調是愁苦悲涼的,后來經過文人的采錄與潤色后流傳下來。

    19、我們熟悉的劉禹錫的《竹枝詞》就屬于這一類。

    20、與民間的《竹枝詞》一樣,《薅草鑼鼓》是巴渝、巴楚一帶薅草時節以鑼鼓伴奏的傳統民歌演唱形式。

    21、《薅草鑼鼓》的起源很早,起源于農事,人們祭拜農神田畯,驅邪避害,與巴楚先民信巫尚鬼的民俗有密切關系。

    22、  “下里巴人”、“竹枝詞”、“薅草鑼鼓”是巴渝古代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樣式,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傳承關系。

    23、“竹枝詞”和“薅草鑼鼓”是不同時代的“下里巴人”,是對“下里巴人”豐富和發展。

    24、一方面是藝術形式、藝術風格的傳承、一方面又是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和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易。

    25、  像所有活躍在民間的大眾藝術一樣,無論是“下里巴人”還是“竹枝詞”他們最大的長處便是“通俗性”。

    26、它們雖然語言通俗但反映的內涵卻十分深刻。

    27、所以人說“山歌無本句句真。

    28、”  “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雖然一個高雅清麗、一個活潑靈動但都是表達真實感情的思之聲,因而得以豐富和發揚至今。

    29、參考論文:陳正平《巴渝古代民歌簡論》樓主。

    30、采納啊 。

    31、在此謝過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

    32、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33、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

    34、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點是綜合應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現手法和演奏風格。

    35、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樂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夠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

    36、常跟“下里巴人”對舉。

    37、“下里巴人”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38、來源故事宋玉是戰國后期楚國的一位有主見的文官,從不隨聲附和別人的主張。

    39、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對啊?為什么有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唱歌。

    40、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圍觀的人中有好幾千人跟著唱。

    41、接著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

    42、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剩幾十人了。

    43、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

    44、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

    45、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

    46、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遠大、行為高尚,一般人當然不會理解了,我的情況正是這樣的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

    47、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48、成語“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由此得來。

    49、“陽春白雪”后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而“下里巴人”則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

    50、二詞出自戰國時代的楚國。

    51、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52、……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53、”[戰國時期 都出自宋玉的《對楚王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