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9 21:33:08 來源:
四面湖山歸眼底是誰寫的(四面湖山歸眼底)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四面湖山歸眼底是誰寫的,四面湖山歸眼底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盡收眼底,天下百姓苦樂涌上心頭。
2、這是岳陽樓上歌頌范仲淹的對聯。
3、范仲淹寫《岳陽樓記》里面有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因范仲淹的這句名句,所以岳陽樓的對聯“萬家憂樂到心頭”便說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乎。
6、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7、”范仲淹這句名句的意思是: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
8、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
9、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后才快樂吧。
10、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11、”擴展資料:人物簡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
12、蘇州吳縣人。
13、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14、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
15、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
16、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
17、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18、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歷新政”。
19、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
20、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21、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22、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
23、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后世影響深遠 。
24、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2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范仲淹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的“湖”指的是洞庭湖,它所紀念的作家是范仲淹,由這副對聯我們可以想到他的兩句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6、這是一幅紀念范仲淹的對聯,其含義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需要特別解釋.實在要解釋就是:站在岳陽樓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盡收眼底,天下百姓苦樂涌上心頭.。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