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9 20:57:12 來源:
小孔成像實驗(小孔成像)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孔成像實驗,小孔成像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擾的情況下沿直線傳播。
2、孔成像,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
3、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4、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墻體與物之間,墻體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影,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
5、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墻體上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說明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6、擴展資料:性質應用古代天文歷法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在我國古代天文歷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7、我們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測量日影的長短和方位,以確定時間、冬至點、夏至點;在天文儀器上安裝窺管,以觀察天象,測量恒星的位置。
8、此外,我國很早就利用光的這一性質,發明了皮影戲。
9、漢初齊少翁用紙剪的人、物在白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
10、皮影戲到宋代非 常盛行,后來傳到了西方,引起了轟動。
11、照相機和攝影機現在的一些照相機和攝影機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鏡頭是小孔(大多數安裝凸透鏡以保證光線成像距離),景物通過小孔進入暗室,像被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如顯影劑等)留在膠片上(數碼相機、攝影機等則是把像通過一些感光元件存儲在存儲卡內)。
12、光的波動學說對光的波動學說,比如楊氏干涉實驗、雙縫實驗等光的干涉實驗起到很關鍵性作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干涉實驗的方法在現代物理學中仍然非常有用。
13、?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小孔成像原理: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擾的情況下沿直線傳播太陽給人類以光和熱,這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光源。
14、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轉,形成了白晝和黑夜。
15、每到晚上,黑暗就籠罩著大地。
16、生活在遠古的人類祖先,對黑夜是無能為力的。
17、黑暗給人們以可怕、可惡的感覺。
18、不知經歷了多少個世紀,人類才發現火也能提供光和熱。
19、開始是使用天然火,以后又發明了人工摩擦取火。
20、人工摩擦取火的發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劃時代進步,它“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21、生活在五十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已經懂得使用天然火,大約在幾萬年前人類又學會了用鉆木的方法人工取火。
22、火在長時期里一直是人們唯一可以利用的人造光源,后來人們創造了油燈、蠟燭,還是離不開火,一直到近代光源的發明才取代了火。
23、擴展資料性質應用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在我國古代天文歷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4、我們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測量日影的長短和方位,以確定時間、冬至點、夏至點;在天文儀器上安裝窺管,以觀察天象,測量恒星的位置。
2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孔成像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
26、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27、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28、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
29、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30、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31、還有,只能小孔,不能大孔,why?請看下面:小孔成像,是每一束光線通過小孔只能投在光屏的一個點上,所以能呈出清晰的實像。
32、要是孔大了,一點光源就會分散地投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不清晰,而不是不能呈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