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9 00:27:12 來源:
鯢魚之亂(鯢)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鯢魚之亂,鯢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鯢的讀音是[ní] ,聲母是n,韻母是i,聲調是第二聲。
2、鯢屬于兩棲動物,外表類似蜥蜴類,但無鱗片,身體為軟和濕潤的皮膚所覆蓋,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以小型動物為食。
3、大鯢又稱娃娃魚,屬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是我國特產的大型兩棲動物。
4、已被國家列入二類重點保護動物。
5、體表裸露, 皮膚光滑,全身布滿不規則點狀或斑塊狀的青灰色素,體色常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6、腹部為灰白色,頭部寬扁,口大略呈半圓形, 具有撲食食物鋒利的牙齒。
7、幼體具鰓,用鰓呼吸,成體鰓退化,用肺呼吸。
8、擴展資料:分布情況:中國的山西、陜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大鯢分布,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9、 在云南的滇東北和滇東南的山溪中有發現,中國17個省區均有分布。
10、它不善于追捕,只是隱蔽在灘口的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進行突然襲擊。
11、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后很難逃掉。
12、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13、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饑本領,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會餓死。
14、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
15、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饑。
16、 喜食魚、蟹、蝦、蛙和蛇等水生動物。
1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鯢鯢讀音:ní,聲母是n,韻母是í,聲調是二聲。
18、鯢釋義:〔大鯢〕兩棲動物,身體長而扁,生在山溪中。
19、肉鮮美可食。
20、叫的聲音像嬰兒,所以俗稱“娃娃魚”。
21、2、〔小鯢〕兩棲動物,體形與大鯢相似,但較小,牙齒呈V形,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
22、擴展資料漢字筆畫:相關組詞:小鯢[xiǎo ní]?兩棲動物,外形像大鯢而較小,尾巴扁,四肢短,牙齒呈V形,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
23、2、鯢鰍[ní qiū]?泥鰍。
24、3、鯨鯢[jīng ní]?即鯨。
25、4、鯢鮐[ní tái]?鯢齒和鮐背。
26、5、鯢齒[ní chǐ]?老人齒落后更生的細齒。
27、鯢的讀音為ní。
28、鯢有三種意思:形聲。
29、從魚,兒( ní)聲。
30、本義:兩棲類動物,俗稱“娃娃魚”2、同本義 。
31、外表類似蜥蜴類,但無鱗片,身體為軟和濕潤的皮膚所覆蓋,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的小型動物。
32、3、小魚 。
33、如:鯢鮒(小魚);鯢鰍(泥鰍。
34、泛指小魚)擴展資料:大鯢[dà ní]?也叫娃娃魚。
35、兩棲動物。
36、長60—70厘米。
37、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
38、頭寬而扁,口大。
39、軀干粗壯而扁,尾側扁,四肢甚短。
40、叫聲似小孩啼哭。
41、棲息于山?谷溪水中。
42、是中國特有珍稀動物。
43、2、小鯢[xiǎo ní]?兩棲動物,外形像大鯢而較小,尾巴扁,四肢短,牙齒呈V形,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
44、3、鯢鰍[ní qiū]?亦作“鯢鰍”。
45、泥鰍。
46、泛指小魚。
47、4、尺澤之鯢[chǐ zé zhī ní]?尺澤:一尺見方的水面;鯢:一種小魚。
48、小水洼中的小魚。
49、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50、ni。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