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5 16:52:22 來源:
三思而后行的例子(三思而后行事例)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三思而后行的例子,三思而后行事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曹操征討江南,當時曹操經歷過官渡大戰,權傾一時,因此自大起來,覺得其他諸侯不如他,因此三思不成重點,遭遇赤壁之敗。
2、2、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也是未三思后果,直接引清兵入關,導致落后民族掌握了政權,中國歷史大倒退。
3、他自己后來也為清政府所殺。
4、兩條夠不夠為什么有專業精神的人士都知道其意思,而"三思后行"這個訓誡一直流行呢? 可能的原因有三;一、“三思后行”確實很有必要,在這個復雜的社會,要想保全自己,成就事業,必須要“三思而后行”。
5、二、大家都覺得這個是孔子倡導的,是一定對的。
6、三, 可能這個話來自其他典籍,附;南懷瑾對“三思”的分析: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
7、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謚文,是魯國的大夫。
8、做事情過分的小心,過分的仔細。
9、“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
10、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為:“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說‘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
11、 弊; 其實,孔子認為他想得太多。
12、作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確考慮太多了。
13、學過邏輯就知道,學過《易經》的道理更懂得。
14、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15、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
16、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
17、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
18、 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
19、大家都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
20、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21、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也是未三思后果,知直接引清兵入關,導致落后民族掌握了政權,中國歷史大倒退。
22、他自己后來也為清政府所殺。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