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4 18:24:25 來源:
干黃醬的用途與用法(干黃醬)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干黃醬的用途與用法,干黃醬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干黃醬又稱大豆醬、豆醬,用黃豆炒熟磨碎后發酵而制成,是我國傳統的調味醬。
2、干黃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咸甜適口,可用于烹制各種菜肴,也是制作炸醬面的配料之一。
3、制大醬主要原料為大豆、面粉、食鹽和水。
4、原料大豆要求干燥,無霉爛變質現象。
5、制醬面粉,一般用普通標準粉,要求無發霉變質現象。
6、食鹽要求顏色潔白,氯化物含量高。
7、用水要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
8、擴展資料大豆浸泡將洗凈的大豆放在容器內加冷水浸泡,直至豆粒表面無皺紋、豆內無白心并能于指間容易壓成兩瓣為適度。
9、2、蒸煮將浸泡適度的大豆用常壓蒸或加壓蒸。
10、若常壓蒸豆,一般蒸2h左右,再燜2h出鍋;若加壓蒸豆,待蒸汽由大豆面冒出后,加蓋使蒸汽壓力達到0.05MPa,再放出冷空氣,繼續通人蒸汽至壓力達到0.1~0.15MPa,維持30~60min。
11、3、制曲制曲時可采用大_豆100kg、標準粉40~60kg的配比,參照醬油生產厚層通風制曲的方法。
12、將蒸熟的大豆送人曲池,并加入面粉,通風冷卻至40℃,接種量為0.1%純種(A.S.3.042米曲霉)曲精或0.3%~0.4%種曲。
13、由于豆粒較大,水分不易散發,制曲時間需適當延長。
14、4、食鹽水的配制配制相對密度為1.110 6(14.5°Bé)和1.198 3(24°Bé)兩種濃度的食鹽水,過濾后使用。
15、5、制醅把成曲倒入發酵容器,表面整平,稍壓實,自然升溫至40℃左右。
16、把60~65℃的相對密度為1.110 6食鹽水加至曲料面層,使食鹽水逐漸全部滲入曲料中。
17、食鹽水用量為每100kg曲料加90kg食鹽。
18、大豆曲入發酵容器后,壓實有兩個目的:一是使鹽水逐漸緩慢滲透,曲與鹽水的接觸時間延長。
19、二是免得底部鹽水積得過多,務使面層曲也充分吸足鹽水。
20、6、發酵在制好的醬醅表面撒一層細鹽,再蓋上蓋,控制醅溫在45℃左右保溫發酵10d,使醬醅成熟。
21、在成熟的醬醅中補加相對密度為1.198 3的食鹽水和細鹽,食鹽水用量為每100kg曲料加40kg,細鹽用量與封面用量之和為每100kg曲料10kg細鹽。
22、用壓縮空氣或翻醬機充分攪拌,使醬醅與鹽充分混勻并使細鹽全部溶化。
23、在室溫下,后發酵4~5d,即得成品大醬。
24、最后在成品醬中加0.1%苯甲酸鈉作為防腐劑。
25、所謂的干黃醬跟黃醬是一回事,干黃醬加水拌勻就是黃醬了。
26、也就是說,干黃醬是一種濃縮版黃醬。
27、干黃醬是一種在中國北方常見的調味料。
28、例如,北京人做炸醬面、京醬肉絲,常用的醬就是干黃醬。
29、豆瓣醬的制作流程與黃醬也有類似,但原料可以是大豆,也可以是蠶豆,且制作中可以添加多種香料。
30、干黃醬的制作流程簡單來說,就是將蒸過的大豆與面粉混合,然后用種麹來接種、發酵、熟成而成的。
31、在傳統做法中,往往是用發酵豆塊的方法直接制麹,而不另添加種麹、面粉。
32、擴展資料:大豆醬,又稱黃醬、豆醬,我國北方地區稱大醬。
33、大豆醬的生產原料為大豆、面粉、食鹽和水,經過制曲和發酵等過程而制成。
34、優質大豆醬為紅褐色而帶有光澤,具有醬香及醋香。
35、大豆醬是常用的烹調原料,適用于爆、炒、燒、拌等烹調方法。
3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豆醬就是黃醬啊,很干的,用的時候要加水稀釋……如果做炸醬面不一定非要用那種醬,一般做正宗的北京炸醬面才用呢,你可以到超市里去找找,有六必居的,也可以用別的醬……超市有很多種的……有的地方把黃醬甚至是醬油的水分蒸發掉然后把他們制成塊狀,這樣便于儲存和攜帶,使用的時候只要竊喜一塊用水浸泡后攪勻即可實用。
37、一種北方特產,主要用作吃面,蘸菜卷大餅是用黃豆經發酵曬干而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