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03 03:33:36 來源:

    東坑潑水節是幾月幾號2022(東坑潑水節)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東坑潑水節是幾月幾號2022,東坑潑水節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東坑潑水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東坑潑水節是幾月幾號2022,東坑潑水節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東坑潑水節(賣身節)  東坑二月初二“賣身節”源于明末清初。

    2、在東坑, 有“盧家地、謝家田”之說。

    3、連接寒溪江畔, 一條青鶴小河得天獨厚地成為當時貫通省城的運輸大動脈。

    4、廣州、東莞、石龍、惠州等貨船常到東坑。

    5、東坑麻石街賣糖墩成為農副產品、生活用品的中轉碼頭。

    6、蠶桑種養、蔗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繼興起。

    7、尤其夏收夏種之后, 一河兩岸斗蟋蟀的蟀寮,連綿一片。

    8、省港粵劇紅伶頻臨東坑鬧市, 載歌載舞, 燈紅酒綠, 人稱為“小澳門” 。

    9、特定的運輸環境, 特定的農耕需求, 譜寫成了一曲“ 二月初二”的頌歌。

    10、  傳說,“賣身節”是出自東坑塘唇村, 有一姓盧的大戶, 趕著清明之前開耕, 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 在塘唇村前, 貼出雇請農耕長工啟事。

    11、自此之后, 形成習慣, 沒有田地的青壯年都在“二月初二”這天, 坐在塘唇村前的圍籬上, 頭戴斗笠、身披粗布巾, 以示“賣身”,出賣勞力, 等待財主雇請。

    12、有田地的財主, 就在這天, 到塘唇村前, 挑選“賣身”的青壯年、放牛仔, 一雇就是一年, 這就叫 “賣身”。

    13、接著, 這塊人杰地靈的寶地于是傳出了很多“遇仙記”:傳說這天有天上仙人下凡, 到東坑觀看“賣身”并行善事,普救眾生云云。

    14、比如:《曲磨臂》、《直魚鉤》、《金色的鋤頭》、 《“東仔”故事》、《糖不甩》、《連天陰天,天必半晴》。

    15、神乎其神, 所以,“賣身節”也有人叫“遇仙節”。

    16、越傳越神奇, 于是乎,“二月初二”這一天, 小河岸邊、木橋兩側,人山人海, 遠近商賈云集東坑。

    17、遠者, 省、佛、陳、龍從水路乘船以至, 近者周邊鄉里, 步行而來, 說要遇仙, 真是盛會空前。

    18、走時, 人人都要買一件物品帶回去, 以示遇到了仙人, 帶回去好運。

    19、明清以來, 一直至今。

    20、  幾度滄桑, 東坑“二月初二”名為“賣身節”,又名“遇仙節”,后改為“翻身節”。

    21、近年來, 改名為“歡樂節”,游人愛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槍射水作樂, 故又名“射水節”。

    22、“二月初二”來過歡樂節的人們, 都希望在這一天, 讓東坑之水灑一身吉祥, 帶回去一身好運。

    23、  為響應省、市關于建設文化大省,打造文化新城的號召,從2002年起由東坑鎮政府牽頭組織,搭臺唱戲,將民間自發的“賣身節”逐年擴大規模,提高檔次,豐富內容。

    24、經過幾年精心打造,使東坑傳統的“賣身節”聲名遠播,影響越來越大。

    25、  近年來,東坑二月初二“賣身節”得到東莞市文化局、東莞市旅游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三家攜手,共同主辦,并將其列為東莞市最重要的富有地方傳統特色和文化底蘊的“第一節”,強力打造東坑文化品牌強鎮,力爭使“賣身節”走出東莞,走出廣東, 走向世界。

    26、賣身節。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