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30 19:51:22 來源:

    送東陽馬生序 通假字(送東陽馬生序通假字)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送東陽馬生序 通假字,送東陽馬生序通假字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送東陽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送東陽馬生序 通假字,送東陽馬生序通假字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送東陽馬生序》中的通假字有“四支僵勁不能動”中的“支”,通“肢”,肢體的意思。

    2、這一句解釋為四肢僵硬不能動彈。

    3、2、“同舍生皆被綺繡”中的“被”,通“披”,穿的意思。

    4、這一句解釋為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繡衣服。

    5、3、“手指不可屈伸”中的“屈”,通“曲”,彎曲的意思。

    6、這一句解釋為手指不能屈伸。

    7、4、“媵人持湯沃灌”中的“灌”通“盥”,澆灌的意思。

    8、這一句解釋為仆人給我灌下熱水。

    9、5、“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中的“辨”,通“辯”,辯論的意思。

    10、這一句解釋為同他論辯,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

    11、《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文學家宋濂創作的一篇贈序。

    12、節選原文:余幼時即嗜學。

    1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14、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16、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17、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18、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19、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20、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21、譯文:我年幼時就愛學習。

    22、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23、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

    24、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25、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

    26、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

    27、前輩道德高,名望大,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

    28、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

    29、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30、擴展資料創作背景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從家鄉浦江(浙江省浦江縣)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下了此篇贈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以勉勵他人勤奮。

    31、作品賞析此篇贈序是宋濂寫給他的同鄉晚生馬君則的。

    32、作者贈他這篇文章,是以勉勵他勤奮學習,但意思卻不直接說出,而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中引申而出,婉轉含蓄,平易親切,字里行間充滿了一個碩德長者對晚生后輩的殷切期望,讀來令人感動。

    33、全文分三大段。

    34、第一段寫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情形,著意突出其“勤且艱”的好學精神。

    35、內中又分四個層次。

    36、第一層從借書之難寫自己學習條件的艱苦。

    37、因家貧無書,只好借書、抄書,盡管天大寒,硯結冰,手指凍僵,也不敢稍有懈怠。

    38、第二層從求師之難,寫虛心好學的必要。

    39、百里求師,恭謹小心。

    40、雖遇叱咄,終有所獲。

    41、第三層從生活條件之難,寫自己安于清貧,不慕富貴,因學有所得,故只覺其樂而不覺其苦,強調只要精神充實,生活條件的艱苦是微不足道的。

    42、第四層是這一段的總結。

    43、由于自己不怕各種艱難,勤苦學習,所以終于學有所成。

    44、第二段緊承第一段,寫當代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與作者青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形成鮮明的對照,從反面強調了勤苦學習的必要性。

    45、通過對比,人們很清楚地看出當今太學生在讀書、求師、生活等幾個方面,都比作者當年的求學條件優越得多,但卻業有未精,德有未成。

    46、最后用一個選擇句式又加一個反詰句式,強調指出:關鍵就在于這些太學生既不勤奮又不刻苦。

    47、這又是對上段第四層的照應。

    48、第三段便明確地寫到馬生,點明寫序的目的,這就是“道為學之難”,“勉鄉人以學者”。

    49、因為勸勵的內容在上兩段中已經寫足,所以這里便只講些推獎褒美的話,但是殷切款誠之意,馬生是不難心領神會的。

    5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送東陽馬生序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51、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52、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53、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四肢。

    54、同舍生皆披綺繡 披,通被,穿著。

    55、 與之論辨 辨,通辯,辯論。

    56、1.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

    57、句意:到了住處,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

    58、)。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