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21 23:45:19 來源:
可堪回首的堪(可堪回首)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可堪回首的堪,可堪回首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這句話是諷刺。
2、北魏拓跋燾是鮮卑人,小名佛貍,統一北方,占據漢人大半江山。
3、宋文帝劉義隆時期更是慘敗于拓跋燾,使得拓跋燾飲馬長江,自己只能‘倉皇北顧’。
4、可到現在,人們竟然把以前的侵略者當成神祗一樣祭拜,這令辛棄疾痛心疾首,因為此時北方江山也被侵略者金人占據啊,人們已經忘卻了國仇家恨了嗎?忘記了北方的漢人被當成奴隸一樣對待嗎?忘記了佛貍祠其實是漢人之恥嗎?我現在也有著和辛棄疾一樣的感受啊,看上面的回答我真的無語啦,還“運用的時間對比,以往日輝煌來襯托今日的蕭瑟”,還“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里,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并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
5、嘴里全是崇拜的語氣,你們和那些祭拜侵略者的愚民有什么區別呢?五胡亂華是漢人的無比黑暗的時期,現在都忘啦?你們讀的什么書啊?佛貍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貍。
6、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里,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并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
7、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
8、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
9、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10、翻譯為: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而不知道這里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
11、作者在這里是運用的時間對比,以往日輝煌來襯托今日的蕭瑟。
12、當年威嚴的皇家禁地,到了南宋,老百姓只把佛貍祠當作一位神祇來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過去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
13、體現出一種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
14、你這句話是出自《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由南宋詞人辛棄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我們先來講一下“佛貍祠下”和“神鴉社鼓”是怎么回事:佛(bì)貍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貍.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里,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并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翻譯為: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而不知道這里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作者在這里是運用的時間對比,以往日輝煌來襯托今日的蕭瑟.當年威嚴的皇家禁地,到了南宋,老百姓只把佛貍祠當作一位神祇來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過去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體現出一種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拓跋燾,威武!和成吉思汗一樣的英雄!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佛貍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行宮,在辛棄疾寫作時,它并非是宋朝國土,是屬于敵占區。
15、 拓跋燾本是外族入侵者,人們竟在他的祠廟前祭祀,鼓樂喧天,鬧得不亦樂乎,說明人民民族意識已經模糊,敵占區廟宇里旺盛的香火,是為了表達作者那種“土地與人民已非我有的感慨”,以此突出詩人的沉痛。
16、同時還向當時的統治者表達出了一個表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的話,百姓安于異族的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居民。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